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想:

①想象。《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而想其生也。”②思索;思考。《吕氏春秋·知度》:“去想去意,静虚以待。”③想念;惦念。杜甫《客居》:“览物想故国。”④估计;推测。⑤打算;希望。《汉书·霍光传》:“天下想闻其风采。”

像:

①肖像;相貌。《淮南子·说林》:“遗腹子不思其父,无貌于心也;不梦见(父)像,无形于目也。”②相像;相似。《周易·系辞下》:“象也者,像此者也。”③好像;仿佛。《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认得像是秀秀的声音。”④比如;比方。《儒林外史》第二回:“像这荀老爹,田地广,粮食又多,叫他多出些。”以上各义也作“象”。⑤依随;顺遂。《荀子·议兵》:“然后百姓晓然皆知(修)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乐之。”⑥法式;榜样。《楚辞·九章·橘颂》:“置以为像兮。”

消:

①减少;减损。蔡邕《陈太丘碑》:“元方在丧毁瘁,消形呕血。”②消散。《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③融化。许浑《春日思旧游寄南徐从事刘三复》:“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④除去;消灭。王充《论衡· 治期》:“夫世乱民逆,国之危殆灾害系于上天,贤君之德不能消却。”⑤消磨;度过。方干《冬夜泊僧舍》:“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⑥消受;享用。白居易《哭从弟》:“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⑦经得起。辛弃疾《摸鱼儿·置酒小山亭》:“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⑧需要。《儒林外史》第三回:“这自然,何消吩咐。”⑨通“销”。熔化。白居易《答友问》:“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消化]人和动物对食物的溶解吸收。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槟榔之功有四……四曰饱能使之饥,盖食后食之,则饮食消化,不至停积。”[消息]1. 消长;增减。《周易·丰》:“日中则昃(zè),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昃:日偏西。食:通“蚀”,亏损。)2.音信;信息。周准《明妃曲》:“中原消息断,胡地风沙寒。”[消渴]指糖尿病、尿崩症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魂:

①旧时指能离开形体而存在的人的精神。《楚辞·大招》:“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只:语气词。表示感叹。)《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魂,既生魄,阳曰魂。”②泛指事物的精神。温庭筠《华清宫和杜舍人》:“杜鹃魂厌蜀,蝴蝶梦悲庄。”(杜鹃:传说蜀帝杜宇所化。蝴蝶梦:《庄子·齐物论》说庄子梦为蝴蝶。)苏轼《再用松风亭下韵》:“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③指人的精神;意念。白居易《梦裴相公》:“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裴相公:指裴度,曾多次为相。)《吕氏春秋·禁塞》:“自今单唇干肺,费神伤魂。”(单唇:唇力弹尽。干肺:肺气枯竭。)

怨:

①仇恨。《荀子·正论》:“桀纣者,民之怨贼也。”②埋怨;责怪。《荀子·法行》:“怨天者无识。”③哀怨。杨万里《闻子规》:“怨笛哀筝总不如,一声声彻九天虚。”④通“蕴”。蕴积;积蓄。《荀子·哀公》:“富有天下而无怨财。”

东风:

春天的风。《礼记·月令》:“~~解冻,蜇虫始振。”

风:

(一)①空气流通的现象。《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②吹风;让风吹。《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③比喻快速如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④气势;势头。《晋书·刘毅传》:“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⑤教化;教育。《周书·齐炀王宪传》:“宣风导礼。”⑥风气;风俗。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陆游《游山西村》:“衣冠简朴古风存。”⑦景象;景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⑧风度;风格。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⑨歌谣;民歌。《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骤:屡次。)⑩走失;散失。《尚书·费誓》:“马牛其风。”(11)病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12)讽诵。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先须读《楚辞》,朝夕讽詠,以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汉书·赵广汉传》:“广汉闻之,先风告(杜)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审。)[风骚]《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同祖风骚。”(祖:效法。)也泛指诗文。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翰:笔。)

孤:

①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曰孤。”②孤单;单独。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古代王侯的谦称。《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④辜负。《后汉书·袁敞传》:“臣孤恩负义。”⑤指无子女的人。《吕氏春秋·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⑥独特的;杰出的。杨万里《和李天麟二首》之一:“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

衾:

①被子。《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抱衾与裯。”②特指覆盖尸体用的被子。《荀子·正论》:“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领。”

独:

①单一;单独。《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②独自。苏轼《石钟山记》:“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③没有子孙的老人。《礼记·礼运》:“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④独特;特异;与众不同之处。《论衡·实知》:“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⑤专断;独裁。《荀子·臣道》:“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独。”(闇:同“暗”。)⑥副词。1. 相当于“只”、“仅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皎皎,何也?”2.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独夫]1. 独身男子。2. 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晓:

①天亮。李白《塞下曲·其一》:“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②知道;明白。《盐铁论·相刺》:“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王充《论衡·知实》:“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事。)③告知。《汉书·元后传》:“未晓大将军。”


诗文 想像消魂,怨东风、孤衾独晓。
释义

想像消魂,怨东风、孤衾独晓。

“想像消魂,怨东风、孤衾独晓。”诗句出处:《氐州第一》;是宋朝诗人方千里的作品。

朝日融怡,天气艳冶,桃英杏萼犹小。燕垒初营,蜂衙乍散,池面烟光缥缈。芳草如薰,更潋滟、波光相照。锦绣萦回,丹青映发,未容春老。倦客自嗟清兴少。念归记、梦魂飞绕。浪阔鱼沈,云高雁阻,瞪目添愁抱。忆香闺、临丽景,无人伴、轻颦浅笑。想像消魂,怨东风、孤衾独晓。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