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庭燎》 |
释义 | 《庭燎》“夜未央②,“长夜未半夜还长, 庭燎之光③。是那火炬烧得旺。 君子至止④,诸侯车子快来到, 鸾声将将⑤。” 远处车铃叮𪡀响。” “夜如何其?” “现在夜里啥时光?” “夜未艾⑥,“夜色濛濛天未亮, 庭燎晣晣⑦。是那火炬明晃晃。 君子至止,诸侯车子快来到, 鸾声哕哕⑧。” 铃声渐近响叮𪡀。 ” “夜如何其?” “现在夜里啥时光?” “夜乡晨⑨,“长夜将尽天快晓, 庭燎有煇⑩。火炬渐熄烟缭绕。 君子至止,诸侯车子已来到, 言观其旂(11)。” 只见旌旗随风飘。” (采用程俊英译诗,有改动) [注释] ①其(ji):语助词,表疑问。②未央:未中。《说文》:“央,中也。” ③庭燎:大烛。即点燃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④君子:此指诸侯贵族。⑤鸾:通“銮”,古代车马所佩的铃。将(qiang)将:同“锵锵”。⑥艾:止,尽。⑦晣(zhi)晣:明亮的样子。⑧哕(hui)哕:有节奏的铃声⑨乡晨:近晓。乡,今作“向”。⑩煇(xun):烟火缭烧的样子。朱熹《诗集传》:“火气也,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11)言:语助词。旂(qi):旗上绘龙并有铃者。 [赏析] 《庭燎》是首问答体诗。问答体通常有两种:一是自问自答,即设问设答;一是此问彼答。此诗属于后一类。 问者为谁?据说为周宣王姬静,公元前827年一公元前781年在位。在他之前为厉王。“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在他之后为幽王。“周幽王……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均见《史记·秦本纪》)厉、幽俱暴虐无道,宣王被称为中兴之主。此诗写他在接受诸侯朝见的前夕,夜不成寐,一直在问“夜如何其”,怕耽误了早朝时间。话问得很短,也没有表露出什么特别感情,但因为是从夜未半问到夜未尽直问到夜尽的,所以有着特殊的分量。《诗序》说的“美宣王也”,应是符合诗的本意的。 答者为谁?应为鸡人。鸡人,古时报时之官。《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嘂(jiao)百官。”鸡人的答问,是在运用视觉听觉仔细观察、认真辨认以后作出的。先从视觉说。“庭燎之光”是说只有烛光,四周没有一点亮色,所以说“夜未央”;“庭燎晣晣”是说烛光还明亮,可见四周已有微光,是天色将曙的征兆,所以说“夜未尽”,未尽者,将尽也;“庭燎有煇”、“言观其旂”是说天已微明,烛光暗淡,旂旗也可辨认了,所以说“夜乡晨”。王夫之曾赞叹道:“‘庭燎有煇’,乡晨之景莫妙于此。晨色渐明,赤光杂烟而叆叇,但以‘有煇’二字写之。”(《诗铎》)再从听觉说“将将”即叮叮𪡀,是一片嘈杂声,反映车子从四面八方奔来,离宫还比较远;“哕哕”是有规律的声音,表明车子离宫不远,朝见的诸侯肃穆起来。诗中对于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描写,准确而生动。 《齐风·鸡鸣》与这首《庭燎》堪称姊妹篇。《鸡鸣》的内容是:妻子说“鸡已鸣矣”,丈夫说那是“苍蝇之声”;妻子说“东方明矣”,丈夫说那是“日月之光”;妻子说大家都上朝去了,丈夫说我情愿同你睡一觉。两首诗都是问答体;背景都是朝会的前夜;问答的内容都是有关朝会的时间。但两首诗的风格却迥然不同。那是因为《鸡鸣》是首民歌,写的是夫妻之间的问答,其主题是讽刺士大夫们安于享乐,慵于朝政;而《庭燎》则是支朝廷乐歌,写的是君臣之间的问答,其主题是赞美周王勤于朝政。所以前者轻佻,而后者庄重。 不过也有认为此诗是刺的。《诗序》就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箴也就是刺。美与刺,意义相反,既然说“美”,似不宜说“箴”。对此方玉润曾提出过质疑:“唯《序》既以为‘美宣王也’,又以为‘箴之’。诗无箴意,胡云‘箴’耶?”(《诗经原始》)然说“箴”也并非无稽之谈。胡承珙曾以《列女传》为据,指出:“《序》‘箴’字亦未必竟为泛设也。”《列女传》载:“宣王尝夜卧宴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之不才,至使君失礼而宴朝,以见君王乐色而忘德也。敢请婢子之罪!’宣王曰:‘寡人不德,实自生过,非夫人之罪。’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宴退,率成中兴之名。”陈乔枞据此指出:“宣王中年怠政而《庭燎》作。”(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综上各说,可见此诗是以“美”为“箴”,以“美”宣王早年之勤于朝政,而“箴”宣王当时——中年——之慵于朝政。“美”“箴”在这首诗里是统一的。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