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悬车 |
释义 | 悬车典源出处 《汉书·薛广德传》:“与丞相……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县 (悬) 其安车传子孙。”《文选·蔡邕 〈陈太丘碑文〉》:“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释义用法 汉薛广德告老还乡,诏赐安车驷马,回到家乡沛时,太守亲自迎接。至家中将所赐安车悬挂起来,以示荣典。又有七十岁告老悬车辞官之说,遂以七十岁为悬车之年。后以此典指官员告老归乡。 用典形式 【悬车】 唐·韦应物:“君子独知止,悬车守国程。”唐· 白居易:“应须且为苍生住,犹去悬车十四年。”宋·陆游:“偶观挂席乘潮快,便觉悬车纳禄迟。”明·高启:“吏收封印朝辞郡,人贺悬车晚在乡。” 【车先悬】 唐·白居易:“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悬车守】 唐·杜甫:“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悬车岁】 唐·白居易:“应须待到悬车岁,然可东归伴老夫。” 【无车可悬】 宋·陆游:“宁有骆堪鬻,尚无车可悬。” 【吾车已悬】 宋·陆游:“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