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平蔡州》 - 唐·刘禹锡 |
释义 | 《平蔡州》 - 唐·刘禹锡唐·刘禹锡 汝南晨鸡喔喔鸣, 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 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置辞: 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 重见天宝承平时。 〔平蔡州〕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唐代淮西节度使驻地。平蔡州;指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天宝承平时〕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发生,在此之前为开元、天宝承平时代。开元、天宝,都是唐玄宗的年号。 唐宪宗元和时,唐王朝正进行削除危害统一的藩镇割据。元和九年(814)割据一方的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立为节度使发动叛乱,侵扰至东都洛阳附近。宪宗发兵讨伐。平叛战争长期没有进展。元和十二年(817),裴度被任为宰相,亲赴前线,统帅诸军进讨。将军李愬在裴度的支持下出奇兵夜袭,攻克蔡州,生擒吴元济。割据三十多年的淮西回归唐王朝。刘禹锡在连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写了《平蔡州》,歌颂国家走向兴盛与和平。《平蔡州》共三首,这是第二首。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乐府民歌的风神,在思想内容上有历史的内容。诗人选取平定淮西叛乱战火刚刚停息的一个早晨,利用这段短暂的生活横断面来表现淮西平叛战争。 诗的开始两句,写淮西居民对居民家中晨鸡的啼叫之声和城上唐军号角之音的主观感受。晨鸡喔喔啼叫一如平常时日,军中阵阵号角传来和平气息,诗人利用这两件小事,以小见大;利用居民对它们的主观感受,虚处传神;写出平叛的唐军没有给人民带来战争创伤,带来的只是鸡犬不惊的安定和平,表现出唐军平叛的正义性。这开始两句为全诗烘托出安定和平气氛后,才转入诗的主要部分,这是乐府民歌的一种手法。 在诗的主要部分中,诗人对几位经历治乱的老人的描绘,既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又展示出丰富的历史内容。“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忆旧事”,回想藩镇割据时对他们的残酷剥削和迫害。“感激”,为今日重得安定和平之乐而感动。“皆涕零”,都为痛定思痛,喜极而泣。这两句诗人虽着墨不多,却生动地再现了老人们此时此刻的复杂而激动的内心。下面诗人用老人的语言,把诗向深一层推进。“官军入城人不知”,一方面说明官军攻入蔡州是奇兵夜袭,故不为居民所知;一方面说明官军夜入蔡州,不扰居民,故居民不知。这是历史事实的记述,又是对唐军的赞颂。“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一个“忽”字,一个“惊”字写出老人们在一夜之间获得承平时日的喜出望外之情。“元和十二载”,则强调这个年头,在这一年,老人们渴望已久的承平时日竟能亲见;在这一年,国家削除了一个割据的藩镇,走向盛唐的承平时代。诗人用这段话把国家的治乱与人民的苦乐融在一起,写出了在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诗人用这段话写出了淮西平叛胜利与唐王朝承平的重大联系,说明了这次战争的历史意义。 这首诗写了平定淮西叛乱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明了平定藩镇割据对国家的治乱、人民的苦乐的关系,表现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它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侧面的反映,它是史。 这首诗截取生活中的短暂片断,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利用少量的人物,在对话写事中推进诗的发展,表现出思情感情,成功地描写出诗的人物形象,这是诗人有意地运用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取得的艺术成就。这是一首有浓烈乐府民歌风味的诗。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