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心无备虑,不可应猝 |
释义 | 心无备虑,不可应猝《七患》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猝。是若庆忌无去卫之心,不能轻出。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鉴赏】 “心无备虑,不可应猝”,这里“猝”(cù,音促),是突然,仓猝,出乎意料。庆忌是春秋时期吴王僚的儿子。吴阖闾杀死吴王僚,自立为王,担心流亡卫国的庆忌纠合诸侯势力讨伐,便派刺客要离,用苦肉计伪装负罪逃亡,因要离右手被砍,妻子被杀,投奔庆忌后便得到了庆忌的信任,后要离把庆忌骗出卫国,在渡江中刺死了庆忌。 “桀无待汤之备故放”: 夏桀被商汤打败流放。“纣无待武之备故杀”: 商纣王被周武王打败自杀。“百里之君”: 商汤原有领地方圆七十里,周文王有领地方圆百里。《孟子·公孙丑上》:“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这里整段话的意思是,仓库没有储备的粮食,不可以应付凶年饥荒。武库没有储备的兵器,即使有正义的军队,也不能征讨不义之国。城郭不修筑完善,不可以自卫。心里没有充分的考虑,不能应付各种突发事变。就像庆忌没有离开卫国的充分准备,就不应该跟刺客要离轻易出走,结果被刺死。 夏桀没有对付商汤的充分准备,所以被流放。商纣王没有对付周武王的充分准备,所以被杀。夏桀和商纣尊贵为天子,财富满天下,然而都被方圆百里的小国君主灭亡,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虽然富贵,却没有充分准备。所以防备是国家的重要大事,粮食是国家的宝贝,武器是保卫国家的手段,城池用来防守,这三者是治国的工具。 整段话先列举国家的四种重要准备: 备粟(储备粮食)、备兵(储备武器)、备城(整修城池)和备虑(思想准备)。然后列举虽有富贵,但因无充分准备而失败的三个典型事例: 庆忌被刺,夏桀被流放,殷纣王被杀。最后归结到储备准备是“国之重”,“食者国之宝”,“兵者国之爪”,“城者所以自守”,这三件是治国的工具。如此完成完整的论证过程。 战国时早有“墨翟之守”的成语流传。《战国策·齐策六》说:“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说:“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张守节《正义》说:“如墨翟守宋,却楚军。” “墨翟之守”的四字成语,流传过程中被简化为“墨守”的二字成语,意即“坚固防守”,也叫“善守”,意即“最佳防守”。史称墨子“善守”,“墨守”义同“善守”,墨子以“善守”闻名。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墨子“善守御”。《四库全书》有古籍27卷,出现“墨翟之守”成语28次。396卷出现“墨守”成语500次。872卷出现“善守”成语990次。28卷出现“善守御”成语29次。 东汉经学家何休(129—182)喜好公羊学,著书题《公羊墨守》注说,意为《春秋公羊传》“义理深远,不可驳难,如墨翟之守城也”,就像墨子守城,坚固难犯。郑玄(127—200)针锋相对,著书《发墨守》,反驳何休,见《后汉书·郑玄传》。明清之际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说“未尝墨守一家”。 “墨守成规”成语中“墨守”二字,借用“墨子善守”和“固守”之意。“墨翟之守”和“墨子善守”,在语言应用变迁中,被缩简为“墨守”和“善守”,显示出墨家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和军事思想,在中国历史和语言文化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