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兼并捷克斯洛伐克 |
释义 | 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兼并捷克斯洛伐克1936年7月11日,德奥两国签定协定,重申德国承认奥地利的主权,保证不干涉奥地利的内政。希特勒要求奥地利保证在外交政策中将始终按照它承认自己是“一个日耳曼国家”的原则行事。在协定中的秘密条款规定,要大赦在奥地利的纳粹政治犯,并任命他们担任“政治上负责任”的职务。 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位于德国的东部,原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匈帝国瓦解,奥、捷两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奥地利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有300多万日耳曼人,大部分居住在苏台德区。一战后,英、法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在对奥、对德和约中都明文规定德奥不得合并。德国一旦吞并了奥、捷两国,不仅可以扩大领土、人口和资源,增加经济和军事潜力,并且可以突破英、法的反德战线,从三面包围波兰,打入东欧。因此,希特勒迫不及待地要实现其吞并奥、捷的野心。希特勒夺取德国政权后,委派亲信任奥地利纳粹党的督察,以加强控制。奥纳粹党在1934年7月25日暗杀了总理陶尔菲斯,但暴动阴谋未能得逞,吞并的企图也未能实现。 1937年2月14日,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宣称,他对哈布斯堡王室复位问题拥有决定权。这表明他倾向复辟。他的讲话遭到希特勒的强烈反对。6月24日,德国战争部长兼国防军总司令勃洛姆堡根据希特勒的指示提出“奥托方案”。奥托代表哈布斯堡王室,他是奥地利王位的可能继承人。“奥托方案”提到在奥地利万一发生君主复辟时,要用武装力量使奥地利放弃复辟。 1937年5月,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英、法的绥靖思潮更加发展。希特勒认为英、法不会干涉德国行动,吞并捷、奥时机已到,便于1937年11月5日召集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侵吞奥地利的计划。 1937年11月10日,英国枢密院长哈里法克斯应戈林邀请,到柏林作非正式访问。戈林在会见哈里法克斯时说,我们要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并入德国。 11月19日,希特勒接见哈里法克斯时要求改变凡尔赛和约所确定的现状,承认德国在欧洲的“大国”权利。哈里法克斯同希特勒会谈虽没有达成什么协议,但希特勒已清楚地认识到英国为了同德国达成协议,不会干涉吞并奥地利,兼并捷克斯洛伐克。与此同时,法国表示“他也并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它在奥地利的势力”。墨索里尼也说“意大利不介入干涉奥地利的内政”。美国对此表示“完全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加快了吞并奥地利的步伐。 1938年2月,希特勒召见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前往贝希特斯加塔山庄别墅。在两个小时的会见中,他屡次指责舒施尼格及其政府。奥地利总理在威逼之下签了最后通牒:保证奥地利的纳粹党合法化,任命纳粹分子担任内阁的关键职位。 回到维也纳以后,舒施尼格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号召全民公决:奥地利人是否想要一个“自由的、独立的、社会的、基督教的、统一的奥地利”。新上任的亲纳粹奥地利内政部长(希特勒的被保护人)威胁舒施尼格,如果不推迟全民公决,德国人就要入侵。1938年3月11日,舒施尼格妥协,但为时已晚。奥地利的全面混乱为希特勒提供了入侵的借口——恢复秩序。同日希特勒下令德军执行“奥托方案”入侵奥地利。12日,德军开进奥地利。希特勒当日晚到达,并举行盛大招待会。14日,希特勒宣布奥地利为德国的一个省,奥地利从欧洲消失了。 开始,奥地利人还举着鲜花欢迎入侵者,但是他们很快懂得了与德国政治统一意味着什么。知名的社会党人共产党人被剥得只剩下裤衩背心;犹太人被迫清扫街道、擦洗电线杆。舒施尼格被送进了集中营。 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两国政府听之任之。法国政府对此无表示。英国则认为所发生的事只不过是两位政治家商定了改善他们两国间关系的某些措施而已,为了装装样子,不得不由其驻德大使向德国外交部提出照会,表示“抗议”。 3月12日,苏联政府谴责这次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来研究制止德国侵略的措施,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其领土扩大了17%,增加了670余万人口,5万奥军并入德国国防军,从而加强了德国的战略地位,而捷克斯洛伐克正处在德国两面夹击之中。 捷克斯洛伐克地处欧洲战略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是帝国主义争夺欧洲霸权的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同捷克斯洛伐克缔结了互助条约,同时,还策动捷克斯洛伐克同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缔结军事同盟,形成小协约国,从侧翼包围了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因为有装备精良的军队,有德苏联盟条约,似乎地位相当稳固。然而它的弱点在于少数民族团体即多且繁。其中苏台德德意志人,被纳粹主义妖言所惑,声称他们的根在德意志。而且,苏台德德意志党首领K·亨莱恩拿的就是纳粹的工资。 在德国兼并奥地利两周后,希特勒就开始拟订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他把亨莱恩召到德国,告诉亨莱恩,他不会提出使布拉格政府容易接受的解决苏台德问题的建议。布拉格向其盟友法国通报了情况,并询问如果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受到威胁,法国是否前来援救。 法国新任命的总理E·达拉第不准备使法国卷入新的战争,而英国的张伯伦首相只对柏林发出温和的警告,他不相信希特勒在摧毁捷克斯洛伐克。 因此,希特勒于1937年6月24日制定了“绿色方案”,准备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突然袭击和实行军事占领。借口是民族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捷克斯洛伐克获得独立。但是在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和约中,英法帝国主义违反民族自决的原则,硬把苏台德地区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从此种下了民族纠纷的祸根。1933年10月,在希特勒的扶植下,成立了以汉伦为首的苏台德日耳曼入党,作为吞并苏台德、进而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具。 1938年春夏,希特勒的吹鼓手们在苏台德问题上煽风点火。他们谴责布拉格对境内德意志民族强施暴戾并制造谣言,说捷克斯洛伐克部队正在向德捷边境活动。 焦头烂额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E·贝奈斯受到的压力不仅来自敌人,也来自盟友。法、英就屡次强调对苏台德人成立德意志国家的要求予以理解。但是,苏台德的德意志人继续制造骚乱,一周后,贝奈斯宣布对苏台德实行军管。 这样,捷德间的战事已不可免。尽管法国和俄国同意保护捷克斯洛伐克,但法国内阁仍犹豫不决。英国则仍死抱绥靖不放。1937年9月15日,张伯伦前往德国会见希特勒。希特勒告诉张伯伦,如果英国同意苏台德德意志自治,那么他认为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已经解决。 英法两国松了口气,他们要求布拉格将所有苏台德德意志人占半数以上的地区划给德国:贝奈斯总统最后让步了。他说:他的国家完全被盟友肢解了。 9月22日,张伯伦去德国向希特勒提出新建议。希特勒回答,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建议“毫无用处”。希特勒说,权力交接太慢,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地区也必须允许自决其未来。张伯伦拒绝接受,忿然离去。当晚,张伯伦再会希特勒,发现这位纳粹领袖又补充了新条件:规定了最后期限,捷克必须在9月28日前撤出苏台德区。 张伯伦表示异议时,希特勒同意将最后期限延长到10月1日,这是他心目中预订的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起始日。 9月25日,布拉格拒绝接受,英法开始备战。据德国驻布拉格武官讲,捷法联军的数目为二比一。另外,德国驻华盛顿大使报告说:德英发生战争,美国将支持英国。 希特勒为了继续利用张伯伦,压服捷政府交出苏台德区,给张伯伦写信,要他“继续努力”迫使捷政府接受德国的要求。希特勒看准了张伯伦政府在当时条件下,是不敢兵戎相见的。 9月27日,张伯伦两次电告捷总统贝奈斯,建议捷政府在10月1日前,让德国占领捷军防御工事之外的几个据点,然后由德英捷三方组成委员会。迅速确定其他应转交的地区,并且威胁奈贝斯,捷政府如不接受英建议,将别无出路。 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捷政府被邀参加会议。30日凌晨,4国首脑在协议上签字。当日中午,捷克斯洛伐克宣布接受协议。按照协议,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从1938年10月1日起的10天之内从苏台德区撤出,所有军事、交通设施、厂矿企业和物资均不得破坏,一并“移交”。由于苏台德区的割让,捷克斯洛伐克有山地环绕可作为天然屏障的边疆地区丧失了,剩余部分更加暴露在纳粹德国的炮口之下。1939年3月,在亲德分子的密谋策动下,斯洛伐克州宣布“独立”。请求德国“保护”。3月15日,德军进入布拉格,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一个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就这样被断送了。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