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归:

(一)①出嫁;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②返回。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兴:起来。)③送回;交还。《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假:借)④归依;归附。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⑤结局;归宿。《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殊:不同。途:路。)⑥死。《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 (二)kuì ①通“馈”。赠送。《论语·阳货》:“(阳货)归孔子豚。”《史记·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②通“愧”。惭愧。《战国策·秦策一》:“状有归色。”

来:

(一)①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②由彼至此,由远到近。跟“去”、“往”相反。《孙子兵法·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③使……来;招致;招来。也作“徕”。司马迁《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④某一时间以后。《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⑤将来;未来。陶潜《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改正。追:追求。)《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斯:则。已:停止。)⑥句末助词。《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 (二)lài 慰劳。《诗经·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职:主管。劳lào:慰劳)

记:

①记载;记述。《尚书·皋陶谟》:“挞以记之。”(挞:击打。)《左传·僖公七年》:“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固不记。”②记住;与“忘”相对。晏几道《临江仙》:“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③史书。《盐铁论·结和》:“藏于记府。”④旧时的公文。《文心雕龙·书记》:“公府奏记。”⑤印章。《宋史·职官志七》:“铸铜记给之。”

所:

①处所;位置;地方。《墨子·号令》:“夜以火指鼓所。”《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渚(zhǔ),公归无所。”(遵:沿着。渚:水中的沙洲。)②元、明时驻军的一种建制。《明史·兵志二》:“度(duó)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度:估量。)③不定数词,附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史记·李将军列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陈:同“阵”。)④量词。计算房舍及其他处所。《宋书 ·沈庆之传》:“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室宇甚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⑤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1. 动词后不再出现表事物的词。《荀子·荣辱》:“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所不为也。”2. 动词后用“者”或“的”表示事物。《战国策·齐策四》:“视吾家所寡有者。”3. 动词后仍出现表事物的词。《史记·项羽本纪》:“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⑥助词。放在动词前表示被动,多与“为”配合使用。《汉书·黄霸传》:“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乌:乌鸦。)[所以]1.表示原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 表示使用的东西。《墨子·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距:同“拒”。)3. 表示方法或凭借。《荀子·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历:

①经历;经过。《孟子·万章上》:“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尚书·毕命》:“既历三纪,世变风移。”②跨过;跨越。《孟子·离娄下》:“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③尽;全部;普遍。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尚书·盘庚下》:“历告尔百姓于朕志。”④选择。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历吉日以斋戒。”⑤列出;排列。《吕氏春秋·季冬》:“令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⑥察看。《礼记·郊特牲》:“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⑦稀疏。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历齿。”⑧同“历(曆)”。历法。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旧制颁历在十一月朔。”⑨通“枥”。马厩。《汉书·梅福传》:“伏历千驷。”[历历]清晰;分明。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耿:

①光明。苏轼《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②耿直;刚直。韩愈《南山诗》:“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③心中不安。高适《秦中送李九赴越》:“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以:原由。)④照。《国语·晋语三》:“若入,必伯诸侯以见天子,其光耿于民矣。”[耿耿]1. 心中不安。《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2. 微明的样子。白居易《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3. 诚信的样子。文天祥《正气歌》:“顾此耿耿在,仰望浮云白。”

耿耿:

①忠诚的样子。《楚辞·九叹·惜贤》:“进雄鸠之~~兮,谗介介而蔽之。”②内心不安的样子。《诗·邶风·柏舟》:“~~不寐,如有隐忧。”③明亮,光明。韩愈《利剑》:“利剑光~~,佩之使我无邪心。”

耿:

①光明。苏轼《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②耿直;刚直。韩愈《南山诗》:“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③心中不安。高适《秦中送李九赴越》:“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以:原由。)④照。《国语·晋语三》:“若入,必伯诸侯以见天子,其光耿于民矣。”[耿耿]1. 心中不安。《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2. 微明的样子。白居易《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3. 诚信的样子。文天祥《正气歌》:“顾此耿耿在,仰望浮云白。”

清:

①水纯净透明,与“浊”相对。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②洁净。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③使洁净;使干净。陆云《盛德赋》:“泛时雨以清天,洒狂尘以肃地。”④清晰;清楚。张祜《酬凌秀才惠虎枕》:“八寸黄杨惠不轻,虎头光照簟文清。”⑤声音清亮;清脆。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声清越。”(函胡:含糊,模糊。越:高扬。)⑥清爽;清凉;寒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另一。)⑦冷清;凄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⑧寂静;清静。《庄子·天下》:“寂乎若清。”⑨清平;安定;太平。唐太宗《咏风》:“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大风曲:汉高祖即位后曾回故乡,作《大风歌》。加:施。)⑩公正;廉洁;清白;清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是以:因此。)(11)单纯;素雅。杜牧《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12)肃清;使干净。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13)用完;用尽。《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伍子胥)乃发其箪饭,清其壶浆而食。”(荆:楚国的别称。)(14)中国封建朝代名称,公元1616~1911年。(15)厕所。后作“圊”。《风俗通·怪神》:“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16)古代哲学用语。指冲和之气。《荀子·解蔽》:“故道之以礼,养之以清。”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眠:

①睡觉。《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xǐng)视而竟夕不眠。”(省视:探看。)②某些生物在一段时间内不食不动的生理状态。庾信《燕歌行》:“二月蚕眠不复久。”③卧倒。袁郊《三辅旧事》:“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④闭上眼装死。《山海经·东山经》:“有兽……见人则眠。”

眠。:

“眠。”诗句出处:《十六字令》;是元朝诗人周玉晨的作品。 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


诗文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释义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诗句出处:《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