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释义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一首题壁诗,通过对后禅院幽静美妙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破山寺,又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到唐代已属古寺。 开首两句点明游览时间及步入古寺看到的景象。三四句写经过小路就到达僧人唱经的禅房,禅房周围花木幽深。五六句,写鸟儿也因迷恋这山光而愉快地叫着,看着深潭中的倒影,使人忘记了尘世间的杂念(指荣辱得失等)。这两句对仗工整,语言精警,意境深远,前句衬托后句,表达了诗人平静旷达的心境。结尾的钟磬声进一步展现了佛门圣地那清幽的境界。整首诗叙事、写景、抒情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幽深淡远的境界,很能代表作者诗歌的独特风格。 常建仕途失意,只作过盱眙县尉,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只有这大自然、这佛门净地才给他以尉藉。诗人对山水古寺的爱恋向往,正是他对浑浊尘世的无言抗争,透过诗句,我们听到了诗人的心声。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意境幽深,耐人品味;其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乃千古名句。这首诗从唐代起就为许多人所赞赏,宋代欧阳修很欣赏这两句;而唐代诗人殷璠则偏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联;宋代有的诗人却认为这首诗“全篇皆工” (《洪驹文诗话》)。这首诗确系盛唐山水诗中的上品。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