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小乘涅槃——灰身灭智
释义

小乘涅槃——灰身灭智

佛教主张好人会有善报,那么善报的内容是什么呢?大体是:一、来世继续投生为人,寿长福延,富贵绵绵。二、来世投生到天界,成为天神,不但可以得到比人类更加高级的各种物质与精神享受、得到更长的寿命,而且还能有各种神通。
我们知道,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解脱都是死后升入天堂,享受天堂的福乐。那么,佛教的投生天界,是否与其他两个宗教一样,就是最终的解脱呢? 佛教认为完全不是这样。如前所述,在佛教的世界模式中,天神仍在三界之中,仍然是众生之一。虽然在诸种众生中,天神的地位最高,境遇最好,但从本质上讲,他们与其他众生并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有生有死,要受业报规律的支配。如果他们做了坏事,寿终命尽,照样会投入畜生、地狱、饿鬼等三恶道饱受折磨。所以,佛教认为投生为天神丝毫也不值得羡慕。而真正的解脱,最高的圆满则是涅槃。
涅槃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它的原意为“灭”,亦即像火堆熄灭,火光消散。佛教认为这是一个超越了三界的无限美妙的境界。由于这个境界无限寂静清净,所以也翻译成“寂灭”;由于它无限美妙圆满,所以也翻译为“圆寂”;由于到达这个境界也就是越过此岸世界,达到彼岸世界,所以又叫“灭度”。
佛教认为,此岸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用概念来表述,而这个涅槃世界却是超言绝象,无法用概念、语言来表述的。在早期佛经中,释迦牟尼不断地宣传涅槃的重要,号召人们应该证入涅槃。但是,他从来没有从正面叙述涅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由于早期佛教从来不对涅槃作正面的叙述,由于Nirvana这个词的本来含义是“灭”,所以以前有的研究者认为早期佛教的涅槃等同于普通意义的死亡。佛经中赞叹一些修行圆满,已经达到涅槃境界的僧人,常常说他们“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有些研究者便认为这儿的“不受后有”就是讲死后一切都没有了。这种解释把佛教的涅槃看作与唯物主义的死亡完全相同,显然不符合佛教的原意。佛教所谓“所作已办”实际是讲该人以前所作的一切业(作)都已经报应(办)完了,而“不受后有”则指从此再也不会投胎到三界中了。因为佛教传统把三界叫做“三有”。
佛经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个鬘童子问释迦牟尼:“如来死后存在吗?”释迦牟尼不回答。鬘童子又问:“如来死后不存在吗?”释迦牟尼仍然不回答。由于如来是佛的另一个称呼,他已经达到了涅槃境界,所以,所谓如来死后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实际是问涅槃境界存在不存在。据说阿难对释迦牟尼的态度很不理解。鬘童子一走,阿难就问释迦牟尼为什么不回答刚才的问题。释迦牟尼说:“我如果回答说存在,就陷入所谓‘常见’(主张事物能永久存在的错误观点);我如果回答不存在,就陷入所谓‘断见’(主张事物断灭以后不再存在的错误观点)。所以我不回答。”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把涅槃看作什么也没有了,实际就是释迦牟尼批评的“断见”。释迦牟尼所以不回答,因为涅槃本来就是超越概念与名相的,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佛教为什么会创造这么一个超言绝象的涅槃,这就必须联系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梵我一如”的学说。
婆罗门教本来特别注重祭祀,认为祭祀内涵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拥有创造一切的功能,以至把它等同于世界的本源。到了释迦牟尼时代,婆罗门教内部产生一种新的思潮,一般称为奥义书思潮。奥义书认为世界的主宰是“梵”。“梵”(Brahman),原意本来是“咒力”、“祈祷”,引申为“由祈祷而得到的神秘力量”。从这个名称也反映出梵是从祭祀中衍生出来而又最终否定了祭祀的一个概念。奥义书认为梵是世界的本源,哲学的最高本体,它是真实的精神性存在,无限清净与欢乐。梵能产生世界万物,包罗世界万象。从这个角度讲,梵包罗、蕴涵了世界万象的一切特性。正因为这样,所以梵本身就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也不表现为任何形式。因为无论赋予它什么质的规定性或什么形式,它就会被这种规定性或形式所束缚、所凝固、所僵化、所限制,从而也就不可能去演化与包罗万象了。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规定梵是大的,那么它就不能显现小的;如果我们规定梵是红的,那么它就不能包罗绿的。所以,梵实际上是超越了一切语言与概念的东西。虽然梵无法用概念来框限,用语言来表达,但人们为了研究与宣传它,又必须要表达它。于是奥义书的哲学家就发明了一种否定的表达法,如《广森林奥义书》说:“它(指梵)不粗不细,不长不短,不像火红,不像水湿,没有阴影,没有黑暗,不是风,不是空,不粘着,没有味,没有嗅,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语言,没有感觉,没有生力,没有气息,没有端,没有度,没有内,没有外,它不消灭什么东西,也不被什么东西消灭。”奥义书的哲学家认为,只有在排除了一切可能被赋予的属性之后,才能真正显示出梵本身那种无性之性。而只有这种无性之性,才能产生一切性质,包容一切事物。
由于梵产生了世界一切,其中包括人类,所以人就其本质而言与梵是统一的,或者说人本身就蕴藏着梵性。奥义书把这种梵性称为“我(Atman)”。奥义书的哲学家认为,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没有能够认识到“梵”与“我”的这种统一性,所以“我”就沦落在三界轮回受苦。一旦认识到“我”与“梵”的这种统一性,并通过种种修行手段达成这种统一性,“我”就回归到“梵”的境地,享受永远不灭的欢乐。这就是奥义书哲学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高解脱——“梵我一如”。
如果我们把佛教的涅槃与奥义书的“梵”作一个比较,可以发现,涅槃与梵有两点不同:
(1) 婆罗门教的梵具有创世的功能,涅槃则没有这种功能。如前所述,佛教认为世界是自存自在的,并非什么其他势力所创造。所以,他们坚决反对创世神的存在。婆罗门教后来把“梵”人格化为梵天,佛教则把梵天吸收进自己的体系,把梵天安排为色界的二禅天。
(2)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佛教则认为涅槃超越了精神与物质的概念,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固然可以分为精神、物质两大类,但是,精神与物质相互依赖,密不可分。佛经中说,精神与物质就好比两根芦苇,只有相互依靠,才能树立起来。凡属物质性的东西,毫无疑问属于三界之内,是有生有灭的有为法,必须予以超越;而精神性的东西,由于它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所以它也沾染上物质的生灭属性,也是有为法,也应该予以超越。在这里,佛教把精神看作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范畴,是一种相当深刻的思想。
除了上面两点不同之外,佛教的涅槃与婆罗门教的“梵我一如”几乎完全一样。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佛教涅槃概念的由来,以及佛教为什么会赋予涅槃超言绝象的特性。
从上述思想出发,佛教认为涅槃是超越于三界的一个不可言说的境界。它既不是精神性的,也不是物质性的,是超越于精神、物质之上的不生不灭的无为法。由于人的肉体是属于物质性的事物,它有生有灭,只能在三界中活动,所以,要想涅槃,必须超越自己的肉体。由于人的种种精神也具备生灭的特性,也只能在三界中活动,所以,如果要解脱,同样必须超越这些精神。从这个角度讲,佛教规定自己的最高境界——涅槃的基本特性为灰身灭智。所谓“灰身”,就是必须消灭肉体;所谓“灭智”,就是必须消灭一切精神活动。
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所谓“灰身灭智”的确就是死。但是,佛教认为,他们这种灰身灭智的涅槃与唯物主义的“死”完全不同。这种不同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唯物主义的“死”,死了以后什么也没有了。而佛教的“灰身灭智”,死了以后到达一个绝对清净、无限美妙、永世长存的涅槃世界。对于这种涅槃境界到底有没有,从来有人表示怀疑。佛经载:有人责难佛教徒:“你们说涅槃境界确实存在,可是那些据你们说已经涅槃了的人,没有一个再回来报告他们在涅槃界的情况,可见涅槃界并不存在。”佛教徒反问:“如果你不幸掉进粪坑,好不容易才从粪坑里爬出来,是否愿意再进粪坑呢?”答:“不愿意。”佛教徒说:“对于已经涅槃的人来讲,三界就好比粪坑一样。他们既然已经爬出粪坑,就不会再进来,怎么会来向你报信呢?”佛经的这种辩驳显然是强词夺理,但它反映出佛教认为涅槃真实存在这么一种观点。
二、佛教从宗教立场出发,把人死什么也没有的观点称为“断见”,认为是错误的。他们主张,人死以后,如果不能涅槃,那也不会什么也没有,而是一定会按照这个人生前所造的业在三界中不断地轮回。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的一些早期弟子,在听释迦牟尼宣说“三界是苦,涅槃是乐”之后,没有真正明白涅槃的含义,以为死就是涅槃,于是个个自杀,以求解脱。释迦牟尼知道后,立即予以制止,并且严厉规定比丘不得自杀。因为佛教认为自杀不但不能解脱,反而会造下罪业,使得该人继续在三界轮回受苦。
我们认为,佛教的涅槃虽然是虚幻的,但人们争取幸福解脱的心情却是真诚的。佛教在涅槃这一概念上所凝聚的某些观点,反映了人类思维的重要成果,值得我们总结。

浙江普陀山慧济禅寺刻石

浙江普陀山慧济禅寺刻石
当然,归根结底,涅槃是为佛教的宗教体系服务的。如果我们将它与道教的解脱观相比较,可以看到在这一点上,佛教的确比道教高明。
道教的解脱,也就是它许诺给人们的最高奖赏是成仙。成仙以后,可以安居高楼广厦,有美婢娈童服侍,可以随心所欲地品尝山珍海味、琼浆玉液。这实际不过是现实社会中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扩大。由此,道教的神仙不过是些高等的人,他们照样有七情六欲,有上下尊卑,有尔虞我诈。他们的社会与人类社会没有太大的差别。这种神仙虽然不使人陌生,可也不使人佩服。更加关键的是,道教许诺说:如果修炼成功,人就可以长生不老,白日飞升。这种许诺看似诱人,但由于到底能不能长生不老、白日飞升,几十年之内就可以见分晓,所以道教的这一套东西对人们的迷惑力不大。就好比银行家开了一张利息十分丰厚的巨额空头支票,而且把兑付日期规定得特别近,这种支票很快就会被戳穿。相比之下,佛教把支票兑付的日期推迟到茫茫的来世,显然就聪明多了。既然佛教已经明确告诉你这张支票要在死后才能兑现,你当然不能在生前就去找他。至于死后到底是否兑现了,反正你死也死了,更不会再来找他。别人也无法打听你到底是否解脱——佛教已经宣布,出了粪坑的人,是不会再回粪坑的。
有的研究者指出,道教解脱观的精义在于“不死”,佛教解脱观的精义在于“不生”。这是非常精辟的论述。“不死”的牛皮一戳就穿,“不生”的设计却无法论证。既然是无法论证的不可知,信仰就可以起作用了。所以,后来道教也明白了诀窍之所在,开始改变观点,不再宣扬长生不老,而讲什么“尸解”、讲什么“羽化”了。真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佛教灰身灭智的涅槃观固然巧妙,但也有一些不圆满处。比如佛教主张只要能够认识佛法真理,就是解脱,就是涅槃。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认识佛法真理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解脱了。可是,那时释迦牟尼并没有“灰身灭智”,此后他还传了四十五年的佛法呢!这个问题又如何解释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佛教提出,涅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有余依涅槃,一种叫无余依涅槃。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认识了佛法真理,的确已经解脱,已经涅槃。但是,过去世的业报还没有完全报完,因为肉体还依然存在,还有各种思虑活动,这就叫作“有余依”,所以,必须继续受报。等到过去世的业报完全报完,肉体也就不存在了,于是释迦牟尼在拘尸那迦进入灰身灭智的“无余依”涅槃阶段,佛教将它称为“大般涅槃”。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