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文士1.注释: 是犹太人的宗教职任,专门宣讲律法、诵读圣经、誊写圣经。犹太人在被掳到巴比伦前(约公元前586年),文官、武官均称文士,被掳后武官已无权,仅存文官亦称文士。圣经记述,耶稣和门徒传道时期的文士虽有宗教职任,却背叛了神。他们自以为有智慧,固守人的遗传,却废了神的诫命。耶稣称他们是假冒为善的人,因为他们用嘴唇亲近主,心却远离主。(太15:1—8) 2.圣经记载: 1)祭司以斯拉(公元前397年)“是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神的手帮助他”。亚达薛西王降旨,准他率以色列民回耶路撒冷,重新修建圣城和圣殿。他“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拉7:6—28) 2)先知耶利米责备当时的文士说:“看哪,文士的假笔舞弄虚假……他们弃掉耶和华的话,心里还有什么智慧呢?……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贪婪……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8:8—12) 3)马太、马可、路加三卷福音书中记载了文士的许多罪恶,他们与法利赛人联合对付耶稣和门徒,他们常常试探耶稣,想借耶稣和门徒的话,找把柄害他们。文士在犹太人中是有宗教地位的。耶稣教导众人和门徒,凡他们按圣经的教训所吩咐的话都要听,“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耶稣在马太福音第23章斥责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耶稣说,他们有祸了,自己不进天国,也不容别人进去;他们勾引人入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耶稣说,他们是“瞎眼领路的”,是“假冒为善的文士”,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一切的污秽;他们“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太23:1—15,19—23) 4)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杀害耶稣(路22:2),终于通过耶稣的门徒、加略人犹大,把耶稣出卖给他们。他们又在公会和大祭司该亚法那里,以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太26:57—59) 5)当耶稣被罗马巡抚定了罪,并照他们的要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文士也来讥笑、戏弄耶稣,因为他们不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太27:41—43) 文士wen shischolar officials |